

不可忽視的稅務管理
稅務伴隨一個企業從“生”到“死”。
從企業設立、經營到注銷,從股權結構到經營期間的稅收優惠,再到增值稅留抵,稅務管理圍繞著企業的全周期和全產業鏈。
對于大型企業來說,稅務管理尤其重要,既能幫助企業控制稅務風險,保證企業的合規經營,又能通過降低成本創造價值,實現財富資源效益的最大化。
什么企業需要稅務專業化?
稅務總監,也稱作首席稅務官(CTO),這個職務的出現在國內僅十年左右,但它在企業中的地位卻越來越重要,已經在企業制定戰略決策時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付鐵是益海嘉里集團的稅務總監,擁有近20年的財稅管理經驗的他,在世界500強企業益海嘉里集團2007年成立稅務部之時,一個人將稅務部籌劃組建起來。
當時的背景是:一方面,中國經過三十年的激蕩改革開放,正處于經濟轉型的路口,稅收法律法規作為調節經濟的重要手段同樣也處于需要變革的時期,因此在2007年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和內資企業所得稅兩法合并,作為兩部政策法規系統性的合并,需要專門的部門來跟進;另一方面,豐益國際和嘉里集團合并成為益海嘉里集團,原本旗下的14家企業變成34家,管理模式發生了轉變,規?;院笮枰獙I化的稅務管理。而此后發生的增值稅轉型和營改增等稅收政策變革,益海嘉里集團都做了比較縝密的過渡安排,也證明了當時成立稅務部的重要性。
如今,益海嘉里在全國29個省直轄市已有140多家下屬企業,整個集團從事稅務工作的將近200人,總部的稅務管理部門有7個人。
那么,什么樣的企業需要設立稅務部、進行專業化稅務管理呢?
付鐵表示,這主要取決于企業規模,當一家企業擁有5家以上成員企業時,就需要專門的人員處理稅務工作,所以專業的稅務崗位一般和大型企業有關,或者一些民營企業在擴張后才會設立。此外,一些稅負比較重的行業需要專門的稅務管理,比如房地產企業,其土地和納稅成本超過60%以上。
“只有規?;瞬判枰獙I化,只有專業化才能支撐規?;?,兩者是相輔相成?!备惰F說,企業規模大了、成員數量多了以后,就可能會出現偏差。即使5個不同的企業對待同一個問題,也有20%出錯的可能性,因此稅務管理需要保持標準、一致和規范。
付鐵將這樣的管理方式稱為“稅務治理”,而他在益海嘉里也在做這樣的嘗試和努力,就是實現稅務管理信息化。為了以信息化促進集團內合資合營企業整合和變革,益海嘉里自主設計和開發了一套稅務風險管理系統,這套信息系統集合了知識管理、流程管理、數據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功能,得到了業內同行的一致好評。
核心是控制稅務風險
稅務管理的使命一是控制稅務風險,保證企業合規經營,二是降低成本,創造價值。而對于益海嘉里這樣擁有上市成員單位的集團企業,前者更為重要。
“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如果出現負面稅務信息,如稽查或補稅處罰,會影響企業的形象,這是從聲譽角度考慮的風險控制?!备惰F說,他每天的工作重點之一就是關注企業運營和戰略調整可能帶來的稅務風險。
在2009年,國家稅務總局[微博]組織60家特大型企業集團開展稅務自查,付鐵和他的同事做了非常周密的組織安排,以真實可信的結果取得了國家稅務總局領導的認可,也以此結果向同行業企業證實了益海嘉里集團的管理實力和水平。
付鐵表示,稅務管理有規律性的工作,但也有突發性的問題。在稅務領域,法律永遠滯后于經濟現象,只有一個經濟現象或者企業運營業態產生了,下一步才有稅法的跟進。同時稅法的法理決定其政策是比較單一化的,不可能覆蓋所有現象和事物,而企業的運營是不斷創新的,企業每往前走一步,都可能出現稅務風險。
對于企業的一些投資業務的征稅政策就不太清晰。他舉例說道,營業稅和增值稅屬于流轉稅,只有在發生對象和權屬轉移時才能征稅。但一些金融衍生產品、期貨違約、利率掉期互換等投資產品和行為是否發生了流轉,就比較難界定。再比如,一些稅收優惠政策,由于是采用正列舉方式,必然存在列舉不全的問題,導致政策不清晰。
當企業發生一個新的經濟現象或運營業態時,通常先在稅務法律里尋找對應符合哪一項或挑戰了哪一項,如果發現相關稅法政策不清楚或可能存在稅務風險,那么企業通常如何處理呢?
付鐵表示,首先考慮改變自身,其次是如果這個經濟現象符合規律,則通過相關行業協會向政策層面去反映、推動政策變革。不過,雖然稅務總局和國務院每年發布的新稅收政策多達4000多條,稅收條款更新頻率較高,但要推動改變某一條稅收條款的周期還是比較長的,兩三年可能才會修改相關條文。所以,企業面對潛在稅務風險的另一個做法是通過評估風險,企業可能會選擇承載一定風險,在總量和性質可控的前提下做好應對的準備。
- 上一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 下一篇:新商標法5月1日實施 標榜馳名商標將被罰10萬